跳转至

关于“智能网联”的一些看法

本人研一小白,关于“智能网联”这四个字我相信交通专业的学生都不陌生。我几乎是大一就开始听说这四个字,那时候觉得这个东西很高级,未来一定很有前景。从大一到研一,我也发现学院越来越多的老师研究方向开始跟智能网联结合,这个领域的论文也是一把又一把发。但是随着认知程度的增加,我对“智能网联”的认识和四年前已经截然不同了。

我们所说的智能网联,有的时候指车路协同的这种环境,但其中我们更多关注的可能还是智能网联汽车,这里引个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:

车联网即智能网联汽车,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、控制系统、执行器等装置,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,实现车与X(车、路、人、云端等)之间的智能信息交换、共享,且具备复杂环境感知、智能决策、协同控制等功能,可实现安全、高效、舒适、节能行驶,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。整体而言,车联网是汽车、电子、信息通信、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。

从定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,智能网联汽车和我们认知中的自动驾驶汽车其实很相似,这其实是因为完全的无人类操作自动驾驶车辆,特别是单车智能的L5级别,成本高且难实现,很难普及。因此现在自动驾驶的发展都是以车路协同为基础,发展这种智能网联汽车,车路通信、多车协同同样能够赋予普通车辆更强大的能力。智能网联汽车在未来还是有可能普及的。

因此交通行业的学者就有事干了,纯粹交通专业本行的学者会根据智能网联汽车,即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AV,对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认识和建模。比如CAV环境下的信号控制、合流控制、队列控制等等等等,类似“CAV环境下的”论文遍地都是。

不那么纯粹的交通学者可能就会偏向通信、硬件、车辆工程等等本人也不是很熟悉的领域进行研究,反而他们研究的可能是一些能落地的东西,也是车企更喜欢的。

下面谈一下本人的观点。本人所在的课题组同样也有研究CAV的方向,某次开会时,老板跟我们说,我们组CAV方向成果很多,但是一直接不到项目,因为CAV短时间内还没法普及,我们CAV建模再漂亮也根本没有应用场景。因此我个人感觉,如果是从事CAV纯粹交通方向的研究,目前还只能局限于科研,如果是考虑就业,还是建议去往车辆工程或者感知等方向逐步转型。当然CAV领域的科研还是很高级的。